当前位置: 首页 >> 榜样力量 >> 传道授业 >> 正文
自治州优秀援疆教师 ▏三度援疆 精彩职教 成就边疆学子出彩人生
2023年09月06日 09:29  点击:[]

今年39岁的高锦南,是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任教师,2023年2月,经选派参加湖北省第九批援疆干部赴新疆支教,担任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机电一体化教研室主任。早在2016年春季,高锦南就有过第一次短期援疆经历,此次是他的第三次援疆。与七年前首次援疆相比,今年高锦南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惊喜, 4月初,他指导博职院机电学院两支学生参赛队参加自治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和“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两个赛项取得高职组一等奖的成绩。4名学生因此次比赛取得专升本免试资格,改变了人生轨迹,博职院机电学院因此取得2项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参赛资格。7年间已三次教育援疆,第一决定只花了一个小时2023年2月湖北省第九批援疆教师团组建,从教17年,长期扎根教学一线,拥有丰富职业教育教学和指导学生竞赛经验,曾有2次援疆经历的高锦南继续参加援疆工作。继续留在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对口支援的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的机电学院。“2016年春季是第一次短期援疆,此次是我的第三次援疆。”高锦南回忆,第一次援疆,他在1个小时内就做了决定。当时接到援疆任务的高锦南正在出差,一说要去援疆,他便第一时间和家人商量,当时最让高锦南印象深刻的是,父亲对他说:“你现在还年轻,又是一名党员,应该主动到边疆去锻炼、成长。”

高锦南生活照“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要照顾,本来有些担心,但没想到,家里人出奇一致地支持我,父亲的话和他们支持,让我下定了援疆的决心。”高锦南说。从汉江长江畔,到沙漠胡杨林,肩负着“智力援疆,文化润疆”的使命,飞越雪山,穿过沙漠,到达美丽的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开启了教育援疆之路。第一次到新疆,干燥的气候让高锦南有些不适应,他经常流鼻血,脚干裂。刚开始的一个月,除了适应气候外,他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来到新的学校,他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上课。但由于初来乍到,高锦南不了解学情,课下同学们说方言也让他有些听不懂,“于是我迅速找班主任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课后和学生们多互动交流,一起踢足球、打篮球,慢慢地就融入了大家。”

高锦南在课堂上

在当时,高锦南负责上《电工电子技术》和《变频器技术》两门课,但学生们专业知识基础薄弱,加上当时学校没有多媒体设备用于教学,为了把课上好,高锦南费尽了心思。一有时间他就去听本地老师的课,看其他老师批改的作业,每次上课,他几乎都要备课4个小时左右。没有多媒体设备放PPT,他就手写教案,再板书给学生们看。一次,在上电机控制内容时,为了让同学们直观了解电路的动态,他就把动态内容画成一张一张的设计图给学生们讲解。“高老师上课很用心,知识点讲得很直观。在高老师的课堂上,大家从默不作声变得越来越积极,甚至要抢着回答问题了。”李帅帅是当时高锦南班上的学习委员,他说,高老师经常在下班或者课余时间和同学们聊天、打球、跑步,“私下我们都叫他‘南哥’。”用休息时间动手做教具,让学生爱上了他的专业课有了第一次的经历,第三次的援疆高锦南更是毫不犹豫,“能在教育方面给当地一些帮助,我感到十分荣幸。”高锦南说,与七年前首次援疆相比,博职院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教学条件越来越好,学校不断迈上新台阶,短时间内要实现跨越发展目标,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难题。“比如管理上的经验不足,随着学校以及学生规模增大,新进教师较多,青年教师的教学经验比较缺乏。第三次来,我要把新理念、新方法带到学校,开展‘传帮带’行动,为本地教师传递新观念、新技术,为博职院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注入新鲜血液。”

高锦南课后解答学生疑问

第三次援疆期间,高锦南主要承担了《PLC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坚持采用项目式、任务驱动式、“教学做”一体化等方式教学。“我带的两个班级都是民族班,由于维吾尔族同学国语基础薄弱,在专业课的学习上面临着较大困难。课程中一些复杂的PLC编程逻辑思维学生很难理解,如果讲课语速过快,学生就完全跟不上。”高锦南说,他便积极和班主任沟通,寻求提升课堂效率的方法,主动和学生交流,听取学生的诉求。

高锦南指导青年教师

于是,高锦南老师除了常规教学准备,还利用空余时间在实训室,研制了一套PLC教学实训台,上课时可以把实验台拎进教室里,解决了教学资源短缺的问题。该教具充分利用博职院现有条件,以PLC模块为核心,巧妙集成多个典型电气元件,能够模拟实现多项控制功能。高老师以这套教具为载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重构教学内容,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在博职院机电学院经常可以看到,肩背着电脑包,腰挂着小蜜蜂,手拎他自己研制的教具的高锦南老师。”同事吴老师说,高老师为了教学刻苦钻研,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精神受到博州职院学生、教师和领导的一致好评。

与青年教师交流上课心得

为受援学校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引进来,高锦南还结对“徒弟”新教师王伟老师,指导其开展公开课,为其公开课、课题进行精细打磨,悉心指导……三次援疆以来,高锦南也一直坚持打造能授课、能参赛、能科研的教师队伍。

高锦南利用自己搭建的教学实训平台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

暑假坚持留在学校指导学生竞赛训练,每天给学生做饭吃2023年暑假为了保障学生国赛训练的顺利进行, 7月10日在其他援博老师都离开受援地,高老师选择了留下来指导学生比赛训练。今年暑假期间,博乐市边合区气温高,实训室里没有空调,酷暑难熬,边合区食堂又停火,学生没有地方吃饭,他就在宿舍里每天给参赛的学生做三餐饭吃,每天晚上还要在实训里攻克训练的技术难关,最晚的一天到凌晨3点钟。因为他坚信,只要我努力过,不管结果如何,过程是收获满满的,但是把机电学院的青年教师培养出来了,把学生的技能训练出来了,他觉得知足了。

高锦南2023年暑假在实训室指导学生训练

援疆工作两年来,他秉着一名教师的良心和诚心,为师的爱心和细心,用一件一件的小事,一点一滴的行动履行一名职教教师的职责,去诠释一名共产党员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他一直坚持“个人引导为先,为身示范为重”的工作理念,力求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同事可信任的朋友,在博职院机电学院的实训室里,最后关灯关设备的是他,每天晚上,下班回宿舍的老师们问的最多一句话是“高老师,你还不走吗?”。夜间巡逻的保安大叔开玩笑说“有你在我放心,不用多说每天老三样关灯关设备锁门。”作为教师,深知很多能力是无法培养的,只能亲身示范给身边人看。边疆稳定,国家富强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恒久的愿望,西部开发,援疆支教是党和政府的大事,作为一名教师,能去援疆支教是很荣幸的一件事情,他很珍惜这份荣誉。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不忘育人初心,在工作岗位上严要求高标准的完成援疆建设任务,在援疆工作一线默默奉献,践行“出手必出彩,完成并完美” 的进疆诺言。

关闭